项美科技:面对秋老虎,该如何养生
中医专家指出,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人体生命节律的调节。倘若自然变化违反常度,必将影响人体正常的气血运转,造成功能节律紊乱、正气下降、阴阳失调,极易感邪致病。
所以,中医学常将节气与人体生理、疾病的诊断和转归以及养生等方面密切联系起来。此时养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多吃酸,少吃辣
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此时若摄入过多辛辣食物,容易消耗人体内的大量体液,使得体液越发不足,易导致上火、便秘等身体不适。而酸味食物有收敛、止涩之功,秋季吃些酸味食物能补肝气、敛肺气。
辛辣食物:如葱、姜、蒜、韭菜、辣椒等。
酸味食物:如苹果、石榴、葡萄、芒果、樱桃、柚子、柠檬、山楂、番茄、荸荠等。
多润肺,少寒凉
展开剩余52%秋季气候干燥,容易使人阴津耗伤,进补应以润秋燥、护阴津为主,多食甘凉滋润的食物。尽管入秋后天气尚热,但阳气已开始收敛,阴气已慢慢增长,贪吃阴寒食物易损伤脾阳,所以要少吃。
润肺食物:如鸭肉、鲫鱼、牛奶、雪梨、甘蔗、香蕉、荸荠、竹笋、枇杷、桑椹、银耳、黄瓜、莲藕、百合等。
此外,也可选择养阴生津的中药,如沙参、麦冬、玉竹、石斛、枸杞、西洋参等。
多吃蔬菜,少吃肉
经过“苦夏”的煎熬,不少人的脾胃处于虚弱状态,调理脾胃应侧重于清热、利湿、健脾。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多吃蔬菜、水果、谷物等食物,少吃高热量、难消化的肉食。
注意:如果吃太多肉食等高蛋白、高脂肪食物,会增加肠胃负担,影响胃肠功能;同时,过多的热量还容易引起发胖,甚至可能导致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
多锻炼,少偷懒
锻炼是养生的重要一环,适量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秋季养生离不开“收、养”原则,需将保养体内阴气作为首要任务,运动以“不累”为标准。
注意:运动时间最好选择早上和晚上,可选择快走、打太极拳、爬山等运动方式。但中午气温偏高,应尽量避免室外活动,尤其是患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的老年人一一室外炎热天气会增加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
发布于:江苏省广州股票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