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纸
云间寄意·笺上留痕
云书与你:共赏壁纸
图片
【1】
不汝还者,非汝而谁
你拼命寻找的那个东西,从来就不是身外之物。
它究竟是什么?不是你又是谁,你苦苦追寻的真理,正是你自己本然具足的心性。
真理不在他处,就在当下的一念觉悟中。
向内不是因为内在比外在更神圣,而是因为内外本就是一体的。当我们停止向外追逐,自然就回到了本源。
就像弟子问禅师,如何是本来面目?
师曰:“不汝还者。”
僧云:“某甲不遇时如何?”
师曰:“非汝而谁?”
“不汝还者”暗示自性从未远离,“非汝而谁”彻底粉碎其外求之心。
图片
【2】
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
释义:闻瓦砾击竹声悟道,刹那截断思维,本来面目现前。
久久不悟,偶然捡起的瓦片击打翠竹的清冷声,让人沉迷,开悟其中。
正是清冷的声音,让人悟透了身上的枷锁,让顿悟在片刻发生。
瓦砾击竹的那一刻,没有增加任何东西,反而是放下了所有东西,那一刻的心境,让你明白的人生的方向。
它不是分析、比较、推理、判断的得来的,反而是思维放空的刹那花火。
在概念尚未生起、判断尚未形成、解释尚未开始的刹那间隙中,本来面目闪现了。
它不需要强大的思想去压制其他思想,而是在思想的空隙中瞥见那个从未被思想污染的觉性。
无修之修,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都可能是那声击竹声,每一次呼吸都可能是顿悟的契机。
过好生活的每个瞬间,任云随缘,自然而然,便会有忘知之知的时刻。
图片
【3】
默照暗通,星河横转。
释义:静默观照中,心性如星河运转无碍。
语言停息,思维归零,静默观照,在无为中见大道,在静寂中听天籁,在暗中通明。
默照便是积极参与一日生活的方式,你在做着最根本的事,存在着,觉察着,照见着。
生活自有其意义,暗通之处,不需要通过媒介的直接感知,不经过翻译的即时理解。
只是日常的感知,只是日常的感知。
一如往常,不变之变,
它不会因内在的执着,别人束缚而出现,它只在你如常的生活中出现。
默照不是一种特殊的修行状态,是生活本身的真相。
生活即是默照,默照即是生活。
图片
【4】
无寒暑处,便见活路。
世间哪有无寒暑处,当下便是活路!
《洞山语录》中,有这样一段问答
1、僧问洞山:寒暑来时如何?(烦恼逆境来时,该怎么办?)
2、山曰:何不避向无寒暑处去?(为何不躲到没有寒暑的地方?)
3、僧问:如何是无寒暑处?(“无寒暑处”究竟在哪儿?)
4、洞山答:寒时寒煞阇黎,热时热煞阇黎。(冷时冷死你,热时热死你!)
这人世间哪有什么无寒暑处,我们想寻找人生顺逆,烦恼痛苦的应对之法。
却渴望一个无寒暑之地,那就瞬间打断自己的妄念。
“冷时冷死你,热时热死你!”
“无寒暑处”不在他方,而在彻底接纳当下!
当一个人完全投入“寒”或“热”,不抗拒、不分别,反而能超越概念,见到本性清净。
无寒暑处,便见活路。
烦恼的尽头,恰是悟道的入口。
E
N
D
壁纸|云书制作,转载著名出处文|云书整编,仅供参考交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广州股票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